据韩媒报道,三星电子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泰勒市的半导体芯片工厂计划于2026年开始大规模芯片生产,目标是与台积电展开竞争。该工厂将生产2纳米和3纳米工艺芯片,计划在2026年初引入所有必要设备,并在年底前启动量产。三星将在2纳米和3纳米的芯片生产中采用环绕栅极(GAA)技术,而台积电将在其3纳米制程节
1月13日,据每日舟山消息,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项目签约仪式于1月11日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举行,签约三方分别为普陀区智创城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、南京芯干线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芯干线)以及杭州九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。据悉,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,其中一期总投资约1亿元,一期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
近日,香港首个半导体晶圆厂项目落地。1月10日, 杰立方半导体(香港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杰立方”)与香港工业总会(FHKI)签署了合作备忘录(MOU),前者将在香港打造首座晶圆厂。杰立方成立于2023年10月,是杰平方半导体(上海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杰平方半导
AI大模型效应下,AI芯片产业以及相关厂商持续受益。近期,国内两家AI芯片公司发布业绩预告,寒武纪将迎来首次单季度盈利;海光信息2024年净利润同比上涨。此外,顺应AI潮流,近期胡润首次公布了《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》榜单,按照企业价值排名,多家国内AI芯片公司上榜。1寒武纪历史首次实现
近日,中微公司、北方华创、盛美半导体这三家半导体头部设备厂商接连发布了2024年最新财报预测和企业最新设备进展,从三家厂商营收、利润的变化,到研发投入、新设备推出以及产能布局等方面,可以观察到中国大陆市场需求强劲,半导体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有明显变化。中微公司:刻蚀核心业务稳固发展,薄膜设备有突破中微
半导体市场需求呈现两级分化,AI人工智能火热,而其他终端应用疲软。对此,半导体大厂不得不减少相关投资。近期,日经中文网报道,全球10家主要半导体企业2024年度的设备投资额为1233亿美元,较上一年度减少2%,比初期计划下调约95亿美元。其中英特尔将设备投资规模缩减至250亿美元,比预计超过300亿
TrendForce集邦咨询:2025年MLCC需求将由AI基建主导,供给过剩格局面临挑战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,美国2024年12月非农就业人数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皆优于市场预期,美国联准会可能因此大幅降低2025年降息次数,导致高利率环境持续,进而抑制终端消费能力,
1月14日,据青岛市委常委、副市长耿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未来青岛将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2个先导产业。其中,新一代信息技术将重点发展磁存储芯片、先进封装、新型显示技术等细分赛道,打造特色鲜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地。耿涛指出,力争到2027年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。
2025年伊始,亿储隆重推出备受关注的SE系列RGB灯条马甲DDR5内存条。作为亿储独具匠心打造的特别版(Special Edition),SE系列意义非凡。此次新品发布,并非是一次市场冒险,而是亿储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洞察所做出的战略决策,是对市场与客户的郑重承诺。据亿储高层透露,自成立之初,亿储便投
1月14日晚间,中微公司发布公告称,拟在成都市高新区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(成都)有限公司(具体名称以届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为准),建设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。公告显示,投资标的中微半导体设备(成都)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2月成立,注册资本1亿元。该项目用地约50亩,建设包含研发中
芯联集成2024全年毛利率转正,盈利或有望提前实现2024年,芯联集成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——毛利率首次年度转正。据悉,2024年,芯联集成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5.09亿元,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1.85亿元,同比增长约22.26%。受益于汽车、消费等终端市场的发展,芯
1月15日,证监会披露了关于沐曦集成电路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沐曦集成”)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,其上市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。官网显示,沐曦集成于2020年9月成立于上海,并在北京、南京、成都、杭州、深圳、武汉和长沙等地建立了全资子公司暨研发中心。沐曦
【扫一扫,关注我们】
版权所有 © 2021 语音芯片,蓝牙芯片,AIOT芯片,ble数传芯片,蓝牙芯片方案定制—IM电竞体育app官方网站 Al Rights Reseved 备案号:粤ICP备2022101639号-1 网站地图 管理登陆